彩神8争霸-彩神8争霸
彩神8争霸2024-04-03

彩神8争霸

与艺术同行 ,愿做一个摆渡人******

  郦韩英 ,著名企业家 、艺术收藏家、美术馆创办人

  口述/郦韩英 整理/萧丁

  新近,浙江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的两大主题展《雪泥鸿爪·名家精品展》与《叠翠流金·陈钧德绘画艺术展》同时亮相。展品悉数来自鸿一美术馆创始人郦韩英女士的私人收藏 ,包括颜文樑 、刘海粟 、林风眠 、关良 、倪贻德、吴大羽 、周碧初、吕斯百、朱沅芷 、唐蕴玉 、胡善馀、李青萍、沙耆 、任微音 、闵希文、朱膺、朱德群 、苏天赐、陈钧德等诸多名家名作 。展品精良,揭示了民国以来中国百年油画史上一个个闪耀片段,作品自身 的光芒及其蕴含 的深厚历史,令人感受油画民族化探索和发展 的脉络,具有很高 的研究价值。

  郦韩英馆长,1971年生于浙江诸暨,系著名企业家 、艺术收藏家 、美术馆创办人。她口述了自己与艺术结缘二十载心路历程,其收藏、研究、办展等方面体会给人颇多启迪 。

  ——编者

  2023年1月上旬 ,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这是继创办上海鸿一美术馆之后,我又创办 的一家展览空间更大、艺术包容更强 的美术馆 。此时此刻 ,许多往事浮现脑海 ,涌在心头 。我与“艺术”结缘二十载,从收藏入道 ,继而办馆,还钻研艺术史 、美术史等 ,对艺术有越来越深 的认识和感情 。 是艺术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何为人生意义 ,何为艺术精神。

  从儿时 的梦想出发,在艺术旅途不断探幽

  我生在诸暨农村 ,那里山清水秀 ,民风淳朴。

  我有6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五。依靠父母勤俭持家 ,小时候我们能过上温饱。我打小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劳作 ,放学后去放鹅 、放牛 、割草等。晴朗的日子里,当鹅和牛在山野里悠然吃草 ,我就拿着硬树枝在泥地上尽兴涂鸦,画树啊 、鸟啊 ,沉浸在自己 的世界里。我念书时成绩名列前茅 ,尤其数学等 ,但我上课常作白日梦,有时听着听着就云游远方了。记得那时所有课本 的边边角角都被我随手画了有趣 的图案 ,“嫦娥奔月”故事是我画得最多 的 。老师曾经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毫不犹豫答道:“想做画家。”

  中学毕业后 ,为了生计 ,我学做裁缝。在当时的我看来,裁缝也 是艺术家啊 ,靠着心灵手巧,将一块块布料裁剪出千变万化的服饰。几年后结婚,便与丈夫一起投身创业。

  记得 是1996年 ,我们开始“做工程” ,承包基建 。干这一行 ,得益于二哥的引导 ,通过他,我们闯入了一个门槛较高 的行业。丈夫老周做事踏实、很有韧劲 ,也挺顾家。我们俩齐心协力 ,胼手胝足 ,从建筑承包到地产开发,一路学一路闯 ,干得“没日没夜” ,“风雨兼程” 。有了经济基础 ,在城市添置房产后,我们自然而然买些字画装饰环境。我和丈夫都热爱艺术,见到喜欢的书画 、雕塑、玉饰就买买买,很快,家里的艺术品堆成小山了 。

  2000年前后,我们结识了不少学院派出身 的国画家 、书法家等,也零零散散买了些作品“试水”艺术投资 。至2002年 ,一个偶然 的机会,我和丈夫成了“艺术赞助人”。那时中国美术学院有位画家准备举办个人画展,但场地租赁 、画册出版 、海报请柬印制 、酒会安排等等需要200万元 。那时 的200万元可以买两三套商品房了 。经朋友牵线 ,我跟丈夫首次以“艺术赞助人”角色提供所有资金 ,帮助画家解燃眉之急,也因此拿到了画家的一批精品力作 。我们将拿到的作品分送各路亲友 ,自己则尝到了艺术资助和艺术收藏带来的双重快乐 。后来,在上海浦东购置了一幢近三千平方米的别墅后 ,我根据欧式建筑的风格配套要求 ,开始搜寻更适合别墅悬挂 的油画作品 。一天,我利用在新加坡陪儿子读书 的间隙,逛了当地原创画廊 ,被一幅风景油画牢牢吸引了 。那是我第一次“邂逅”陈钧德老师 的作品 。驻足凝神欣赏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陈老师的绘画有一种内在力量能一下子抓住你,打动你,作品色彩鲜艳却又高贵 ,令我爱不释手 。我从这家画廊先后买了七幅陈钧德的作品 ,将它们从新加坡运回了上海浦东新家 。后经朋友介绍 ,有幸结识了艺术家本人 。从那时起,我经常去陈老师家坐坐 ,喝茶闲聊。陈老师是有深厚造诣又非常纯粹 的老派艺术家,一提绘画艺术便喜不自禁,滔滔不绝 ,往往寥寥数语就能讲到精彩的关键点上。他让我懂得 ,收藏的根基永远在于艺术价值。作品有了艺术价值,作品价格才会坚挺。他在画室里翻寻画作或其他什么 ,走起路来“笃笃笃”像小跑,有趣极了 。不知不觉中,我成了陈钧德绘画艺术 的主要收藏家之一。令我特别满足的是,在他生前我们有过无数次无比放松 的交流,他非常耐心、直率地谈论创作所感 。他 的不少代表作 ,包括《梦境》《双人体》《色草柠檬图》等等都被我珍藏了 。我也特别注意收藏他不同时期的作品 ,形成一定程度 的收藏系统性 。

  可以说 ,从任性“买画”到理性“藏画”,转折点是从跟陈钧德交往开始 的。随着收藏数量、质量 的提高,我对陈钧德老师的艺术兴趣既走向宽度也走向厚度,所花精力也最多 ,从文献梳理到风格研究 ,再到召开学术研讨会,组织不同主题的个展或群展等等。我觉得有关陈钧德创作研究目前只开了一个头,有待专家学者不断挖掘和研究,我做得还不够。

  世上 的油画风格有许多种。我对其中的“意象绘画”情有独钟 。我以陈老师为一个坐标点,在时间轴上往前推移 ,查找还有哪些属于自己心仪 的艺术家 。顺着这一脉络 ,我重点研读了开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 的三位拓荒人物 :刘海粟、颜文樑 、林风眠。特殊年代,陈钧德曾经得到他们 的宝贵私授 。斗转星移 ,我竟也能通过不同渠道收藏了三位大师的佳作,真是靠了艺术缘分。印象最深刻 的是刘海粟先生 的一幅作品《巴厘岛风景》。

  2017年西泠拍卖行举行“现当代艺术品拍卖”。为了不错漏机会 ,我在现场守候到半夜2点多钟,现在想想我也够执着的。刘海粟先生的《巴厘岛风景》是和一本日记一起举拍 的 ,日记 是日本记者于1940年所写,当年他在上海与好友萧先生互相赠礼,日本记者拜访萧先生时送了一方印章 ,而萧先生给了他一幅好友刘海粟先生的作品。日本记者精心保存这幅画 ,80年过去了,他本人早已去世 ,其后人也一直收藏得好好的 ,连同日记一起 。该日记“还原”了当年 的一段友谊。作品本身非常精彩,其背后故事折射 的文献意义 ,都让我激动不已 。这件作品拍回来后 ,刘海粟 的小女儿专程来我馆里看这幅画,又给我讲了她父亲 的另一则故事:其实,这幅作品是在巴厘岛避难时画 的,当时刘海粟先生在国内办学倡导人体课,被军阀视作流氓罪要抓起来,刘海粟先生为避难去巴厘岛,即是通过日本中转 的 ,当时战乱 ,靠这个日本记者帮忙才得以成行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 ,后来因为这段与日本人有过往来的经历,刘海粟受运动冲击时便多了一条“罪状” 。通过作品内外 的故事,我感触很多。我觉得收藏 是件非常有意义 的事情 ,不仅能保值增值,还有助于还原历史,传承文化。

  近七八年以来 ,我一直处于在研究中做收藏 ,又在收藏中做研究。这样 的修行方式令我非常充实 。在我收藏的早期现代艺术中 ,关良先生 的那幅意写性绘画《桃子与花》深得吾心 。陈钧德老师说过 ,关良先生的绘画观念非常“自由”。从这幅藏品里我 是深有感触 。关先生的自由 ,是中国式 的立体派。《桃子与花》 的画面结体以一种变形超然存在,无论花、果 、物的圆 ,纹理、盘的方以及与纹饰的叶形呼应,都营造了卓越 的形式美感 。

  我时常将吴冠中、苏天赐、陈钧德等作品作比较性观赏,深感他们的语言风格都非常鲜明,技巧也都高超 ,但又有一种内在 的联系 ,尤其在探索油画民族化表达方面 ,都洋溢着浓郁 的东方趣味及精神。还有我收藏 的朱德群 的《NO.282》。画面一挥而就 的笔触,融合了传统气韵、宇宙心灵 、大象无形、张力十足的超现实意境 。我也喜欢将倪贻德 、周碧初、吕斯百等进行比较,他们都具有江南文化的背景,都倡导现代主义美学 ,在个性化语言中均有卓越建树 ,但他们绘画里都充满一股温暖的力量 ,这是一种历经风雨仍然理想坚定 的精神品格,也使海派文艺血脉得以继承和延续。还有两位画家的藏品令我常常凝思 。一个叫朱沅芷,一个叫沙耆 。朱沅芷1921年移民美国 ,是个英年早逝却极具才华 的艺术家 。我收藏的《纽约之夜》(50×61厘米) ,是他成熟时期偏传统手法的油画,笔调轻松 、诙谐,光影生动而洗练 ,营造 的意境栩栩如生 。他不满四十岁得了精神疾患 ,郁郁寡欢 ,因而他 的作品弥漫着“不一样的味道” 。沙耆呢 ,1937年留学比利时,在素描、油画、雕塑等多方面表现出异禀,三十多岁天妒英才,使其得了精神分裂症。我收藏的是沙先生早期留学的精品 ,写意性勾勒所显示的天赋叫人过目难忘。从早期现代美术运动先驱们 的藏品里 ,我感受到大时代洪流留下 的烙印是那么清晰,他们竭尽全力去拼搏去奋斗,用饱蘸情感 的画笔去描绘真善美 ,他们 的作品中流露了那个年代艺术工作者民族审美 、形体感知、色彩语言 的特色 ,耐人咀嚼 。

  我列举 的这些艺术家及其藏品 ,大多来自公开拍卖 ,也有一部分来自家属。每次发现拍卖会上有我期待的艺术名家 的作品 ,我都会顺着艺术家 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变化,研究所拍作品 的时代背景、创作思想以及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当然也作多方面 的鉴定 。无数次 的观摩、研究、鉴定、交流,使得我在艺术收藏的道路上领略到无数“奇异的风景” 。

  艺术 是奇妙 的 ,当然 是指艺术杰作 。我的收藏基本沿着三大主题,其一 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藏品涉及中国油画界第一代、第二代诸多艺术前辈,也包括与他们同时代的法籍日裔绘画大师藤田嗣治 ,以及当年受林风眠邀请来北平和杭州国立艺专任教的法国著名画家安德烈·克罗多等 ;其二以当代海派油画领军人陈钧德老师 的专题为主,包括比陈老师年纪稍长或差不多同辈的新中国美术运动旗帜人物靳尚谊 、罗尔纯 、闻立鹏等等;其三 是更年轻一些的当代优秀意象派画家的作品 ,包括外省市的戴士和、闫平、王克举 、张冬峰、任传文 、段正渠、黄菁、管朴学、李江峰、王琨以及上海本地的周长江、俞晓夫 、姜建忠、黄阿忠、刘曼文等等。我的朋友圈,我的事业,如今都围绕着艺术转,这 是过去想也没有想过的。

  与艺术一起摆渡何其幸焉。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

  当一颗种子在心里埋下,天时地利 的时候总有发芽、会长大 。

  美术馆于我就是这样的 。2014年 ,我与丈夫商量,他继续在房地产领域深耕细作,而我准备“歇一歇” ,先玩玩艺术品等 。丈夫以为我只 是“暂时 的休整”,当然表示理解和支持,却不料我一干就干到今天 ,“毫无收敛 的迹象” 。艺术于我就是这样吸引力十足 。

  我利用原先上海公司总部 的办公地 ,请专业设计师设计 ,改造成符合专业美术馆要求的上海鸿一美术馆。新设计改造后 的美术馆一经亮相 ,圈内外可谓“眼睛一亮” 。

  鸿一美术馆在博物馆 、美术馆星罗棋布 的上海 ,规模不算大,但允许我“王婆卖瓜”自夸一句 :影响力却不小 。因为,我们非常注重特色。我们 的特色是小而精,立足的根本 是展览质量 。鸿一美术馆开馆第一年 ,也就 是2016年 ,即先后举办了《陈钧德油画作品展》《“写影意趣”——中国名家油画作品邀请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浮生·心界”任传文纸本水彩作品展》《“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等等 ,其中,《陈钧德油画作品展》的全部参展作品来自我的私藏 ,造成了一定的轰动 。当时陈钧德与妻子罗老师特地赶到我们这家“名不见经传” 的小美术馆来观展 。许多美术界、评论界、收藏界大佬也抱以“惊奇”接踵而至。之后,上海滩上耳熟能详的艺术名家,以及外地优秀艺术家 ,还有国外名家都相继来办展。我们还推出《“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 ,主办首届“国际水彩训练营”,安排在国际水彩画领域声誉卓著的外国水彩大师西蒙尼 、约瑟夫 、佐拉兹等担任导师,亲临鸿一美术馆向青年学员传授技艺,并与学员们一起在外滩写生,言传身教。那时,我忙得不亦说乎,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满脑子想着美术馆事儿 。为了替观众找到艺术“新面孔” ,我每年不辞辛劳,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 、吉林、湖南、广西等地;每隔一段时间 ,就在鸿一美术馆推出一个或若干个“新面孔” 。所谓“新面孔”并不是初出茅庐 的年轻画家,而是指外省市那些暂时不为上海藏家或观众熟悉、但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的优秀画家 。

  当然 ,“发掘”艺术家办展的过程伴随着甜酸苦辣 。譬如 ,油画家任传文, 是意象油画当代性探索代表性人物。他的绘画十分注重精神感受 ,他用油画 、水彩所描绘的风景都不是直接从眼中所见的现实“截取”,而是带有类似文学 的追忆、回望 ,意境似实还虚 、似真亦幻 ,令我非常喜欢。他在上海乃至江南一带知音还不多 ,我却觉得非常好 ,就满腔热情在鸿一美术馆为他策划个展。迄今我已经两次为任传文老师策划举办了油画和水彩展 。

  众所周知 ,办美术馆, 是造福于民众 的文化事业,也是很烧钱的公益事业,故有人将美术馆比喻为“吞金兽” 。是啊 ,但凡美术馆想长久健康地生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从我看来 ,创办美术馆 的初心是单纯的,即“热爱”二字 。全世界美术馆 的生存模式几乎都靠“贴钱”养着,有的靠政府补贴,有的靠基金运作 。创办鸿一美术馆 ,我对“烧钱”也有心理准备的。一方面 ,我自己会定期拿出部分资金投入美术馆 ,也会将一部分私人藏品捐献给美术馆;另一方面 ,我会发挥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等经验,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美术馆建设 ,让这个公共 的文化艺术空间具有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

  在上海创办鸿一美术馆数年后 ,我感到应该为生我养我 的家乡诸暨也创办一家。那时,在当地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 ,我 的“计划”更大了,最初拿土地 的时候就想着要盖一座规模逾万平方米的艺术综合体 ,包括一座艺术酒店+一座现代美术馆。

  两年前主体建筑完成,这两年在做装修。诸暨鸿一美术馆与上海鸿一美术馆不同 。它的设计团队具有国际背景,更具国际范儿。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包括两大展示厅、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开幕走秀场所 、咖啡吧 、资料室等等 ,还有一定规模数 的星级酒店客房。目前还计划再建一个窑厂 ,专门用于烧制艺术家 的陶艺作品及其衍生品。根据它的条件 ,我们将集艺术展览、少儿美术培训 、主题写生活动 、绘画高研班等于一身 ,立体化地提供公共美术展示、教育等服务职能。具体到展览上 ,初步计划有油画 、水彩 、当代水墨、雕塑、装置,以及全国乃至全球邀请展或双年展 。适当时候,还举行小型拍卖,让人们将艺术带回家 。

  回顾多年以来,我游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每次都情不自禁流连在博物馆 、美术馆。当年作为“观光客”“艺术朝圣者”,更多只是观摩。如今 ,自己转型成为美术馆创始人、馆长,我思考 的东西越来越多,落脚点也不一样了 。我想 ,意大利 、法国等一些城市里 ,街头丰富 的雕塑,以及星罗棋布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 ,滋养着那里 的民众。我多么希望,家乡诸暨也有越来越多艺术机构,让家乡人民、尤其家乡下一代能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所幸 的 是,梦想一步步照进了现实 。怀着公共意识 、文化意识 ,我将对自己在艺术方面 的国际资源、外省资源、上海资源等作有效整合 ,为家乡诸暨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文化项目 。

  总之,我跟“艺术”打交道已有二十多年 。人生 是一场独自修行 。人人都在时间的河流里一次次地摆渡 ,家庭 、老师 、友伴、同事等生命旅途中遇到 的人们不断成为渡船 ,使得我们能跟随时代不断向前 。其间 ,我能找到“艺术”一起摆渡 ,何其幸焉 。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将美术馆建设成一个渡船,帮助更多人与艺术同行。这 ,便 是我的理想 。

千年国乐 创造新“声”******

  【热点观察】

  作者:王秀庭(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二级教授)

  从钧天广乐到江南丝竹 ,从寄托文人雅士志向 的琵琶到悠扬四方 的竹笛 ,绵延千年的国乐是民族文化的音乐化呈现,勾勒出源远流长 的气韵风华,彰显着包容并蓄 的文化风骨 ,陪伴着代代国人历经亘古千秋 。近年来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复兴,曾经一度陷入传承困境 的国乐 ,重新焕发活力 ,并不断创造新 的传奇 。

千年国乐 创造新“声”

原创民族音乐会《海上生民乐》。新华社发

  失传 的民族乐器“复活”

  欲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再现古老美妙 的民族音乐,复原古老 的民族乐器 是基础 。近年来,国乐振兴 的一个表现是很多失传的民族乐器“复活”了。比如 ,中央民族乐团与敦煌研究院、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合作,先后复原开发出50多个品种 、90多件敦煌古乐器,如筚篥、箜篌、凤首阮、葫芦琴 、莲花琴 、瑟 、雷公鼓……让存在于莫高窟壁画中的敦煌古乐器走下壁画,重新在当下发出悦耳 的声音 。利用这些复原的古乐器 ,中央民族乐团 的艺术家们先后创作出《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等民族音乐剧 。

  除了复原古乐器 ,民族乐器也在不断改良 ,国乐正是在民族乐器的不断改良中一步步向前发展的 。比如,原山东前卫文工团的王惠然老师根据用于戏曲伴奏的二弦柳琴 ,制造出三弦及四弦高音柳琴 ,成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不可替代 的弹拨声部高音乐器;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将传统二弦改良成高胡 ,使之成为广东音乐的象征性乐器。

  随着大量古乐器 的复原和民族乐器 的改良 ,各种形式的器乐剧纷纷涌现。自2017年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诞生以来,各级文艺院团先后创作出《扬帆大湾梦》《天山南北》《帆影弦歌万千重》《滹源雅韵》等不同类型 、不同题材的民族器乐剧 。中国民族乐器原本只 是演奏音乐的工具 ,民乐演奏家自古以来也是以演奏音乐为主。而在器乐剧中 ,二胡 、古琴、竹笛等都被赋予了戏剧功能,成为戏剧中 的一个角色;民乐演奏家不只演奏音乐 ,还要演绎人物。在这种艺术形式中,演奏家不仅要有高超 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力,还要具有较强 的表演能力 。尽管挑战很大 ,但不得不说,这也推动了国乐的创新。

  跨界融合换新颜

  相较于音乐剧 、舞剧 、话剧等 ,民乐一直属于较为“冷门”的艺术 ,曾经一度陷入萧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民族乐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与现代音乐技法有效结合 。

  近年来 ,民族音乐人大胆创新 ,钢琴、小提琴 、大提琴 、爵士鼓、电吉他等西洋乐器 ,都被他们拿来和琵琶、二胡 、竹笛、中阮等地道的中国乐器“对话” ,创作出大量具有跨界曲风 的国乐新作。

  比如,上海民族乐团等出品 的《海上生民乐》,打破传统民族音乐会 的观演模式,融合书法 、国画等多种文化元素 ,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拓展表演场域 的边界 ,以声 、景交互融入现代审美意识 ,构筑起多元交融的立体视听现场 ,掀起数字时代海派民乐的新浪潮 。不仅如此,《海上生民乐》还以先锋姿态 ,开创了民族音乐领域的首个驻场演出。

  除了《海上生民乐》 ,前面提到 的《印象·国乐》《又见国乐》《玄奘西行》等作品都是跨界融合 的成功之作 。它们无不融合了多种表演形式,对民乐进行了全新演绎 ,创造了国乐新华章 ,处处彰显着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中国精神。

  传统民乐还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深受年轻人喜爱 的国风音乐 。国风音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包容多样,音乐风格以流行与古典曲风的多元融合为主,在词曲格律、编曲配器上 ,呈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2022年某音乐研究机构《国风音乐内容生态报告》显示 ,2020年至2021年 ,播放量过亿的爆款国风音乐有51首;国风歌曲播放量是2019年至2020年 的两倍多;播放量破百万 、千万 的作品数量呈上升趋势 。不断涌现的国风音乐作品,既体现出创作者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也说明国乐在现代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线上直播开辟“第二舞台”

  今年8月 ,中央民族乐团 的百余位艺术家集体入驻抖音 ,努力在线上开辟“第二舞台”,开创国家级院团乃至全国专业艺术院团的先河 。这 是国乐积极拥抱网络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的一个缩影 。

  除了中央民族乐团这样的国家队,已经“开播” 的还有大量来自民间 的民乐人 。近日,抖音发布的《2022抖音民乐直播数据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抖音直播覆盖民族乐器种类87种,观看人次突破61亿 。过去一年,抖音民乐类直播场次超过178万场 ,同比增长95% ;累计直播时长达233万小时 ,同比增长101% 。以一场演出时长1.5小时计算 ,相当于每天有4270场民乐演奏会在抖音上演,平均每场观众2319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的 是,疫情前一个一线城市每天的线下演出不过100场左右。

  网络直播为民乐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一方面,民乐人通过直播可以获得打赏收入,找到了民乐 的“市场蓝海”。过去一年,有87% 的抖音民乐主播能够获得打赏收入。其中 ,如独弦琴 、箜篌、埙等相对小众的民族乐器也创造了上万级别的“票房”。另一方面 ,一些小众 、濒危的民乐类非遗通过直播重新获得关注 。比如,少数民族京族 的特色乐器独弦琴 ,全中国会弹的人一度只有个位数。如今,独弦琴非遗传承人赵霞已在抖音收获40多万粉丝。依靠直播打赏收入,赵霞运营起2个独弦琴非遗教学点,保留住了独弦琴的传承之火。

  国乐渐成“国潮”

  “血脉里的基因被唤醒,怎能不爱这荡气回肠的音乐 。”去年,民乐短视频《兰陵王入阵曲》一经推出 ,立刻火遍全网,在主要受众为Z世代 的B站上,点击量超过1300万次。

  成为爆款的不只有《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上 ,民乐区近年来一直格外火爆 。年轻 的UP主们用民乐对动漫、影视 、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很多作品不仅成为流量担当 ,也通过Z世代的积极转发持续“破圈”传播 。而主流民乐从业者亦在努力推动民乐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游戏相结合 ,为某款游戏推出 的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不仅再一次拓展了民乐 的可能性 ,更在一帮90后 、00后中掀起了一股民乐热。除此之外 ,一些国乐作品还火到了海外,比如,一个名为《左手指月》的中国女孩弹奏古琴的视频 ,仅在YouTube上就有上千万的播放量。可以这么说 ,曾经被视为“老套”“保守”“不好听” 的民乐 ,正向世界发出最“潮” 的自信之声 。

  当然 ,国乐的传承和创新永无止境 。如何用原创作品为国乐带来更多可能,进一步激活民族音乐所承载 的传统文化底蕴 ,这应该是民乐从业者接下来认真思考 的新课题 。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结项成果【17CCYJ27】)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1日 13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8争霸地图